2021-05-06
插座行業其實也是一個像食品一樣的“良心”行業,它的體系內蘊藏著許多普通大眾并不了解的大學問。早在2010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就發布了關于插座行業的新國標,新國標明確規定,要正式淘汰萬用孔插座,只允許生產符合新國標組合孔的插座用品。此舉將大大提升插座的安全性,大批劣質插座將退出市場,而整個插座行業也由此面對大整合。其實在這之前以及到今天,仍舊有很多人不了解所謂萬用孔插座有安全隱患,在普通人看來依然覺得“這不就是一個插座么”。在我們咨詢了相關行業專家發現,插座行業的產品外觀并沒有多大區別,但內部結構設計、用材的嚴謹性以及生產環節的細致程度卻千差萬別。一個插座的誕生需要100道工序的嚴苛檢測,像行業內的公牛電器僅國際標準的 “UL目擊實驗室”和國家標準的“CNAS實驗室”就已經投入過千萬”。 “說實話,這個行業并不像外行人所認為的那么簡單、沒有技術門檻、利潤高。國內也有很多涉及插座的品牌,例如突破、TCL、飛雕、泰力等,還有一些知名國際品牌,比如飛利浦,很少有廠家愿意把全部資產押在插座上,因為它需要投入很多,要積累很多年的經驗才能做到更好,而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大家更希望的是賺快錢”,公牛電器的蔡總工程師說道。 插座不是簡簡單單的外觀設計好看就行,每一個插座都要經過從設計到完品入庫很多道嚴謹的技術和檢測程序。前期根據使用習慣的工業設計,再到利用電腦模擬的內部結構設計、每一個零部件選材的反復實驗、溫升的把控、上萬次的插拔實驗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長年的數據積累才能真正做到一個可以提供安全保障的插座。 |
浙公網安備33028102001204號